{网站标题}

西安旅游哪些不推荐-老外“红楼梦游”金陵中秋夜:当团圆相逢中式美学-央视新闻网

2024-09-18 03:45:27 投稿人 :普陀新闻网郑盼

  南京9月17日电 题:老外“红楼梦游”金陵中秋夜:当团圆相逢中式美学

  作者 唐娟 张传明

  黛玉吟诗、宝钗理妆,起舞拜月、击鼓赏花,对酒当歌、今夕何夕。今年的中秋假期,东南大学的两位国际学生,泰国姑娘Chintana Chaiyasuk和哈萨克斯坦小伙Ali,走进南京的江宁织造博物馆,“穿越”入一部如梦如幻的《大梦·红楼》演出,沉浸式体验了一场传统中秋佳节的中式美学“盛宴”。

  “潇湘馆”的书桌旁,手执一管毛笔、望月吟诗的“林妹妹”与Ali,共同写下一个“月”字;“蘅芜苑”的闺房内,对镜理妆的“宝钗”,为Chintana Chaiyasuk抿上胭脂、戴上簪花……

  正在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攻读哲学博士的Chintana Chaiyasuk不禁感叹,“这一切真是太美好了,我仿佛真的和《红楼梦》里的宝钗一起化了妆,准备去参加一场中秋节的晚宴。”

以《红楼梦》为主题的沉浸体验演出《大梦·红楼》,吸引了许多观众前往“尝鲜”。吴园 摄

  “《红楼梦》可以说集中式美学之大成。《红楼梦》的读者们最爱看书中人如何度日、如何过节。”作为一部以《红楼梦》为主题的全场域行进式沉浸体验演出,《大梦·红楼》的执行导演、编剧张明轩介绍,观众可以站在演员身边,一路跟随演员的表演,甚至与演员互动,成为演出的一部分。

  “所以,演员身上的衣裙、头上戴的簪花,使用了不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;舞台的置景,也引入了大量的明清时代建筑、装饰风格。这些无处不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粹,让观者可以近距离、全方位地去感受、欣赏《红楼梦》之美。”张明轩说。

  目前在东南大学学习中文的Ali,刚刚度过其在南京的第一年。在与“大观园内众人”一起击鼓传花、联句对诗、分食月饼之后,他直呼“太有趣了,令人难以忘怀”。

  “中秋节是自古就有的节日吗?” Chintana Chaiyasuk好奇地问道。

  “中秋节对中国人的重要性,可以在很多中国的古籍里发现。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里就写过三次中秋节,有详有略地描绘了明清时南京民间的中秋习俗,并用了‘月明灯彩,人气香烟‘这样的形容词语,让后人得以遐想彼时中秋夜的繁华似锦。”《大梦·红楼》的总制作人、文都云(南京)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虹表示。

  她说,“我们也想把中国传统节日、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妙之处,以现代人理解的方式重现,希望无论是中国观众还是外国观众都可以从中有所收获。”

  Ali笑道,“确实如此,尽管中文学习很难,但中国文化太有魅力了,我现在有特别大的动力去学好中文。”

中外青年进行文化交流。吴园 摄

  据了解,这部演出还邀请了沉浸式戏剧《不眠之夜》主创导演之一的Conor Doyle,作为概念设计顾问,与中国青年艺术家们共同创造了国际化的沉浸式体验感。

  “这个‘在原址、品原著’的演出,其实是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南京和平论坛的号召,以‘为和平设计’为主题所创作的作品。通过中外艺术家的创意,让《红楼梦》的‘梦’起之地——南京的江宁织造博物馆这个城市空间、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光彩,唤起全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。”张明轩介绍。

  “我才知道,这部中国作家在数百年前写的小说里,竟然还有暹罗国,也就是泰国的旧称。”Chintana Chaiyasuk感叹,“对我来说,这真是穿越时空的惊喜。”

外国留学生走进《大梦·红楼》场景,感受中秋佳节。吴园 摄

  看到 Chintana Chaiyasuk和Ali所表达的喜爱和赞赏之情,张明轩也欢迎两位年轻学生向更多朋友分享这次的中秋体验,“前不久,来自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伦敦大学等中外高校的青年学子、欧洲青年博主都来观赏过《大梦·红楼》,并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和有意义的建议。未来,我们希望有更多中外艺术家把自己对《红楼梦》的理解加入这部作品之中,将其打造成一个中西合璧的艺术成果,一个‘为和平设计’的实践案例。”

  据悉,近年来,有着“世界文学之都”之称的南京市,对《红楼梦》这座中华传统文化的“富矿”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发掘,从舞剧到戏曲,从探访故地到数字化体验,向海内外展现《红楼梦》的无穷魅力。(完)

热搜榜